話說上上週日開始~Doris就出現發燒的症狀,
但當時以為只是普通感冒 (因為天氣太熱加上到室內又吹冷氣),
禮拜二(6/22)
只剩輕微流鼻水,
我還以為這樣就算痊癒了。
禮拜三(6/23)
這天又要去基隆接公婆回來,
路上發現Doris又開始發燒、整個人夯夯的!
不過活動力還不錯,
晚上還跟婆婆一起玩得滿頭大汗的。
禮拜四(6/24)
半夜開始突然到變得有點嚴重,
有咳嗽、有痰音…
早上起來食慾不振、連ㄋㄟㄋㄟ也不喝…
趕緊去先掛了急診,
拿了退燒、止咳、止鼻水和支氣管擴張的藥。
禮拜五(6/25)
呼吸出現「咻、咻、咻…」的雜音,
睡覺的時候更嚴重,
咳嗽也會痛的樣子,
常常在睡覺時咳嗽咳醒的!
完全沒有聲音、無法出聲。
禮拜六(6/26)
一早趕快再去回診,
邱醫師說是病毒感染、下喉嚨聲帶發炎的「哮吼症」,
不過因為聲帶靠近氣管附近、所以必須小心照料與觀察,
所以當天就先打了一針和蒸氣治療。
拿了止咳、止鼻水和支氣管擴張的藥水和有化痰的藥粉。
打了那一針、果然當天下午就好很多了。
不過還是有咻咻咻的聲音
禮拜天(6/27)
因為一直持續有在幫Doris拍痰,
所以發現Doris會有咳嗽又把痰吃下去的情形,
雖然還是有點失聲,
感覺上倒是比較好了,
也沒有前幾天跟橡皮糖一樣那麼黏人,
頂多就像無尾熊一樣。
禮拜一(6/28)
下午再回診
邱醫師聽過Doris肺部的聲音說恢復情況良好,
所以開了跟上回一樣的藥,
只要繼續吃到沒咳嗽就可以停藥嘍!
臨出診間前還問了一下醫生~會不會傳染?!
答案是: 會傳染
為了其他小學伴的健康著想,
看來明天的自學班課~我們得請假一次嘍!
備註: Doris初期症狀有: 流口水、打噴涕、流鼻水、發燒(38.5-39度)、乾咳
定義:
哮吼是一群症狀的總稱,是指咽部會厭處嚴重發炎而阻塞上呼吸道所引起的症狀,這和哮喘頡同,哮喘是下呼吸道的細支氣管收縮。哮吼最常侵犯六個月至四歲的幼兒,學齡以上兒童及青少年比較少見。
臨床表現:
哮吼初期症狀會先有1至3天咳嗽、鼻塞、流鼻水、高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後聲音變沙啞,接著呼吸道分泌黏液增加,造成呼吸道受阻,喉嚨緊縮發出如狗吠的咳嗽聲,吸氣時會發出哮鳴聲。在白天或晚上都會發作,晚上則會更厲害。好發季節為晚秋和早冬或寒冷的氣候。
造成原因:
在小兒科是以感染性哮吼為主,一般以病毒性哮吼最多,以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為主,但也有細菌所引起的,症狀較為嚴重。
結果:
由於感染引起聲門下方或聲帶處的軟組織水腫,造成呼吸道狹窄,發出如狗吠的聲音。經過治療,狗吠咳聲在3、4天內大部分可以改善,但有時嚴重起來,仍可能出現呼吸窘迫及呼吸系統衰竭的現象。
要怎麼預防才好?
1.常洗手,並避免接觸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人。
2.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防感染。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補充足夠的水分。
2.給予呼吸新鮮的冷空氣(如帶到夜間室外的冷環璄,開車打開車窗),或
利用家中浴室或蒸臉器的蒸氣,每次吸入蒸氣約15分鐘,可以讓幼兒呼吸
道自然擴張,有助於解除症狀。
3.因為哭鬧會使呼吸更加困難,所以應該盡量安撫小病患,讓他平靜下來,
或者轉移他的注意力。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呼吸困難、嘴唇發紺、胸骨上凹陷、或肋緣凹陷的時候。
2.呼吸困難合併發高燒。
3.呼吸困難合併無法走路及說話。
4.哭鬧不停,無法安睡。
5.第一次出現哮吼症狀的小孩。
6.持續三晚出現哮吼症狀。
資料來源:
http://www.nhi.gov.tw/epaper2/ItemDetail.asp?DataID=1189&IsWebData=0&ItemTypeID=5&PapersID=109&Pi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