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得承認我已經偷懶了很久…
自從Doris滿一歲後開始讓她嘗試各式各樣的大人食物後,
對準備副食品我就開始變得意興闌珊,
有時候都已經買好菜了,
不想煮就是不想煮(唉~有原因的咩)、還把菜放到壞掉…Orz
如果真的碰上沒帶Doris出門覓食、家裡又沒東西的窘境,
有時候還只有讓她吃麵包裹腹…
好啦~我知道這樣會營養不夠~我以後會儘量改進的!
今天終於著手幫Doris弄個一道「四季豆+精靈菇+白木耳泥燴雞高湯粥」,
就是先用雞高湯(1杯)+米(1杯)+水(3杯)放到電鍋裡去煮成粥(介於粥和軟飯的程度),
再把四季豆和精靈菇切很碎,
起油鍋(加少許橄欖油)先炒四季豆,
等四季豆軟爛了放少許鹽、再放碎精靈菇一起炒,
炒得差不多了再放一咪咪醬油、米酒調味,
最後倒入白木耳泥 (婆婆做的,可以取代太白粉勾芡)炒均勻即可。
炒好的成果呢~就倒入剛剛煮好的粥裡拌勻~
因為Doris還沒長臼齒,
所以我把拌好的粥再放回電鍋再蒸一次、讓所有的料再更軟爛好咀嚼!
<<以上是Olive不負責任之BB好料理>>
會這樣先將所有的料炒過的原因…
是想說從以前到現在都是讓Doris吃蒸、水煮的食材,
想幫她換換口味。
而且之前把拔不知道聽誰講說橄欖油可以開胃,
剛好先用橄欖油炒一下,
看看Doris的接受度如何!
嘿嘿! 還好女兒今天很捧場…
一碗的「四季豆+精靈菇+白木耳泥燴雞高湯粥」--- 完食!!!
真開心!!!
白精靈菇
白精靈屬於真菌界(Mycota),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同擔子菌亞綱(Holobasidiomycetidae),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豐年農場的新興菇類。體型優美,口感鮮脆沒有菇腥味。白精靈是一種木材腐朽菌。在野外生長於倒腐的樹幹,尤其秋季,發生於山毛櫸一類闊葉樹的枯木上,偶爾也生長在活樹上。其生長的習性像金針菇一樣,常有好幾個菌柄基部叢聚一起,稱為叢生(clustered);有時也呈散生(solitary),是指可以同時在附近找到好幾株同樣的菇。白精靈的白色菌柄是圓柱狀或棒狀,中央或基部可能有些膨大,其在幼嫩時是實心,成熟後中央會有一點空心。白精靈的菌傘在溼潤時會稍微黏滑,煮食後嚐起來柔滑適口;菌柄則脆韌鮮嫩。栽培白精靈所需的溫度較低,大致在10~14 ℃左右。台灣的天然條件並不適合所以必須全程控制溫濕度來栽培溫控培養室栽培出品優良的白精靈。